资本市场改革再深化:以改革促稳定、促发展,打造安全、规范、有活力的市场

元描述: 证监会召开年中工作会议,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,以改革促稳定、促发展,打造安全、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。会议强调六大工作重点,包括维护市场平稳运行、服务实体经济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、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、防范化解风险、提升监管执法效能。本文将深入解读会议内容,分析资本市场改革的意义和方向。

引言:

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资本市场改革也进入深水区,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日前,证监会召开年中工作会议,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,并提出六大工作重点,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本文将深入解读会议内容,分析资本市场改革的意义和方向,并探讨如何打造安全、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。

以改革促稳定,建立长效机制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对资本市场作出诸多部署,包括“支持长期资金入市”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”“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”等。证监会本次会议将“以改革促稳定”作为四大改革目标之一,并强调要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。

为什么要以改革促稳定?

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其稳定性需要多方面的保障,包括市场机制、监管制度、投资者行为等。近年来,资本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例如:

  • 市场波动较大: 受到宏观经济、政策环境、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,资本市场波动较大,容易出现短期剧烈震荡。
  • 风险事件频发: 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大股东违法占用资金等乱象时有发生,给市场稳定带来挑战。
  • 投资者信心不足: 一些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,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,出现恐慌性抛售。

如何以改革促稳定?

为了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,需要从多方面入手:

  • 深化法治化建设: 通过立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,制定更加明确的规则制度,确保市场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为市场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  • 完善监管体系: 建立监管、市场主体、上市公司、金融机构、投资者等多个主体协同一致的市场与监管机制,加强对整个市场各个环节的全链条、穿透式监管,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。
  • 强化市场约束机制: 加强对头部机构利用券源优势和信息差优势进行垄断做空的限制,同时规避负面影响,维护市场稳定。
  • 提升投资者保护机制: 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,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,增强投资者信心。

以改革促发展,服务实体经济

除了稳定,资本市场发展更需要活力,这需要以改革促发展,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如何以改革促发展?

  • 深化IPO发行承销制度改革: 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,引导市场建立更加专业、科学、有序的估值体系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融资通道。
  • 创新财税制度: 丰富多样化的债券融资产品,鼓励FOF等各类产品线不断创新,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流向具有创新潜力的优质科技企业。
  • 完善多层次市场建设: 加强对PE/VC“募投管退”支持,提高对科技型企业包容性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,改善企业融资环境。
  • 推动制度型开放: 稳妥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,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,提升市场活力。

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,构建良性循环

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。证监会会议将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列为六大工作方向之一,并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、回购等力度,督促提升公司治理水平,更好发挥并购重组的作用。

为什么要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?

高质量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,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,促进市场良性循环。

如何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?

  • 从源头把控: 深入推进发行监管转型,继续完善上市标准和上市程序,正确识别拟上市企业发展情况,严把IPO入口关,从源头上保障上市公司质量。
  • 加强持续监管: 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,加强信息披露要求,引导上市公司不断优化公司结构、提升自身治理水平、加强核心竞争力,提高公司业绩和可持续经营能力。
  • 完善退市机制: 严格规范退市标准,强化退市执行力度,完善吸收合并等多元退出政策规定,加快推动市场优胜劣汰生态的形成,以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。
  • 发挥并购重组作用: 引导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,提升企业竞争力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。

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筑牢市场安全屏障

会议还提出要着力防范化解私募基金、交易场所、债券违约、行业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,这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措施。

哪些风险需要警惕?

  • 金融机构治理架构不健全: 一些金融机构治理架构不健全,合规管理及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,容易出现短时逐利、信披不规范、人为扰乱市场等交易风险。
  • 市场主体违法违规: 财务造假、内幕交易、大股东违法占用资金等乱象,给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带来重大风险。

如何防范化解风险?

  • 加强监管执法: 坚持重拳治乱,加大力度防假打假,健全监管执法机制,强化科技赋能,严肃惩处重大违法个案。
  •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: 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约束制度,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,防范系统性风险。
  • 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: 建立监管、市场主体、上市公司、金融机构、投资者等多个主体协同一致的市场与监管机制,共同维护市场安全稳定。

总结

资本市场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,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。本次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改革促稳定、促发展,打造安全、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目标,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。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中国资本市场将不断发展壮大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为什么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?

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改革的目标是打造安全、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,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,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融资渠道。

2. 以改革促稳定和以改革促发展如何平衡?

以改革促稳定和以改革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。稳定是发展的基础,发展是稳定的目标。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,既要保证市场稳定运行,又要促进市场活力提升,实现稳定与发展双赢。

3. 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?

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需要从源头把控、加强持续监管、完善退市机制、发挥并购重组作用等方面入手,构建良性循环机制,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。

4. 资本市场如何防范化解风险?

资本市场风险防范需要加强监管执法,完善风险防控机制,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,共同维护市场安全稳定。

5. 资本市场改革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?

资本市场改革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安全、更规范、更透明的投资环境,并促进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出现,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。

6. 未来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如何?

未来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科技赋能、制度型开放、绿色金融等方面,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