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金县: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,高质量发展的样本

元描述: 织金县,贵州省毕节市辖县,以其独特的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成就闻名。本文将深入探讨织金县如何通过经济发展、文化交流和旅游促进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高质量发展。

引言:

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,一座坐落于云贵高原的美丽县城,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。这里,汉、苗、彝、布依等26个民族和谐共处,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华彩篇章。近年来,织金县以“融”为核心,积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,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,高质量发展的样本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织金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,探寻其成功之道。

经济领航,绘就“共同繁荣发展”新画卷

织金县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,坚持“一心一意谋发展”,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致富。

“工业强县”推动利益共融

织金县充分发挥“煤海磷都”的资源优势,积极发展磷化工产业,成功落地了一批大型项目,如中石化50万吨/年PGA、贵州金元2×660兆瓦异地改建项目等。同时,织金县积极谋划产业链延伸项目,打造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集群,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。这些项目的落地,不仅为织金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更重要的是,为各族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实现了利益共融,共同分享发展成果。

“产城联动”推动共生交融

织金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构建了“东北部休闲旅游、东南部特色产业、中部产城发展、西部山林生态和民族风情”的空间发展布局,以人为核心,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。近年来,织金县先后荣获“全国卫生城市”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”称号,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成果,更是民族融合的体现,各族群众在城市发展中相互依存、共同进步。

“产业富民”推动成果共享

织金县注重发展特色产业,大力发展皂角、南瓜、竹荪等农特产品,以及蜡染刺绣等手工产业,并引入蚂蚁集团开展“百县百品助农行动”,帮助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,提升农民收入。通过产业发展,织金县实现了“产业富民”,将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。

文化引领,构筑“共有精神家园”新高地

织金县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,通过文化交流,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、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,增强文化认同。

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传承优秀文化基因

织金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在织金古城、平远古镇等地建成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宣传景观集群。同时,结合织金籍地方名人故事,开设“丁宝桢廉政课堂”“丁宝桢家风”等课程,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,引导各族群众持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。

用好红色资源,弘扬革命精神

织金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,如织金烈士陵园、烈士纪念碑等。织金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,挖掘整理革命烈士事迹,宣传“杨龙海杨龙文双烈士”等先进典型,开展“祭英烈”等活动,传承红色文化基因,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坚定各族群众“四个与共”“五个认同”。

传承民族文化,促进交流融合

织金县拥有跳花节、火把节、飞歌节等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。织金县积极传承这些文化活动,推出敬酒歌、三眼箫等文化精品,不断丰富民族节日内涵,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、相互学习,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。

旅游促进,推动“交往交流交融”新实践

织金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,以旅游促进“三交”,打造“开放包容接纳·交往交流交融”的旅游环境。

“大交通”助力各民族交往“零距离”

织金县抢抓川渝贵“西三角”文化旅游合作联盟、贵阳1小时经济圈发展新机遇,构建了“大交通”格局,让“地无三尺平”的织金链接上崛起的贵州“高速平原”,让“宝桢故里·洞天织金”旅游品牌走出深山,彻底打通了交通障碍,为各民族交往创造便利条件。

“大建设”推动各民族交流“全覆盖”

织金县加快推动织金洞、织金大峡谷、平远古镇等景区景点建设,构建织金洞大生态文化旅游圈,强化外界联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,大力拓展境外游客。近年来,织金县年均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,各民族交流更加深入广泛。

“新业态”助推各民族交融“无遗漏”

织金县积极发展“夜间经济”“周末经济”等新业态,组织搏击文化旅游节、宫保文化美食节等活动,发展宫保鸡等地方美食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织金县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,促进各民族交融。

依法治理,构建“共建共治共享”新格局

织金县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,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
抓好平安创建“谋幸福”

织金县以平安创建为抓手,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、“四下基层”下访接访等活动,切实调处化解矛盾纠纷,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。近年来,织金县平安村(社区)创建率达100%,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率达100%,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%以上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4.16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%,各族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明显增强。

夯实治理基础“铸和谐”

织金县探索民族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子,用好用活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和村规民约,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,守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“第一道防线”。目前织金县荣获“全省基层治理样板县”,惠民街道恒大社区荣获“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”。

织金县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词:融合

织金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,始终坚持“融合”为核心,以经济发展促进利益共融,以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,以旅游促进交往交融,以法治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,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深度融合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织金县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?

答:织金县以“融”为核心,积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,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,高质量发展的样本。

2. 织金县如何推动各民族的经济发展?

答:织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发展磷化工产业,并积极谋划产业链延伸项目,打造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集群,为各族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实现了利益共融,共同分享发展成果。

3. 织金县如何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?

答:织金县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活动,推出文化精品,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、相互学习,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。

4. 织金县如何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?

答:织金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,以旅游促进“三交”,打造“开放包容接纳·交往交流交融”的旅游环境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织金县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,促进各民族交融。

5. 织金县如何构建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社会治理格局?

答:织金县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,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,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,共同享受发展成果。

6. 织金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经验有哪些?

答:织金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成功,主要得益于坚持“融合”为核心,以经济发展促进利益共融,以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,以旅游促进交往交融,以法治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
结论

织金县以“融”为核心,积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取得了显著成就,为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相信未来,织金县将继续坚持“融合”发展理念,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。